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1-31 17:57 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字号:[]


2023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等相关会议精神,按照“应进必进、统一规范、服务高效、公开透明”原则,认真落实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服务质效。

2023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等相关会议精神,按照“应进必进、统一规范、服务高效、公开透明”原则,认真落实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服务质效。现将 202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2023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情况。(截至12月26日)

2023年共完成交易项目1221宗,交易金额267.48亿元,节约金额4.14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409宗,交易金额164.33亿元,节约资金3.58亿元;政府采购项目568宗,交易金额8.92亿元,节约资金0.56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项目190宗,交易金额26.32亿元;国有矿业权出让项目3宗,交易金额0.07亿元;国有产权出让项目50宗;交易金额67.82亿元;PPP项目1宗;交易金额0.02亿元。

(二)持续抓好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建设。

1.推动数据“一网汇聚”。中心顺应国家创新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力开展“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模式创新实践。聚焦“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共享工作目标,升级打造数字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工程建设类、政府采购类项目“交易信息发布--交易开标--交易评标--交易定标”等交易环节全流程数字化体系,着力破解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共享、信息安全保障不够、数据价值释放不充分等问题,有效避免各类信息数据、篡改、遗失等安全管理问题,营造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可信的交易环境。截至目前,共上链数据40.31万条。

2.推动交易“一网通办”。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推动我市交易项目“一个平台交易、一张网络公开、一个标准服务”,实现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权、产权交易等领域实现交易项目从项目公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保证金交退、候选人公示等环节电子化,推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一站式公开、一窗口查询,实现交易信息“全公开”、交易事项“网上办”、交易主体“零跑路”,最大限度便企利民,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更加规范高效。2023年,全市通过全省交易大厅工程项目入场528宗,政府采购项目入场658宗。2023中心电子交易平台与贵州省一码管地建设用地供应监测监管系统完成对接,7月上线使用,目前共有143宗国有土地出让项目统一从省“一码管地”平台进场交易。国有产权交易 “全省一张网” 模块已建设完成,2023年8月完成数据联调测试通过后正常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共有71宗产权交易项目实现从省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办理入场交易事项。为深化我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西秀区作为我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于11月17日发布安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块入市公告。

3.推动服务“一网集成”。一是4月24日,组织投标企业、招标代理机构70余人开展全流程电子化系统操作培训,从不同交易主体角度,围绕交易项目在省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大厅入场登记操作流程,重点讲解招标公告发布、工程量清单编制、开标评标、候选人公示、电子档案下载及招标文件领取、保证金交退、投标文件制作、在线开标等环节线上操作。二是建设完成手机APP移动端使用功能,实现手机端签章、加解密等“一地注册、域内通用”功能。同时完善“贵州交易通APP”投标工具功能,为投标人提供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完成电子保函申请参与招投标活动,让企业通过区块链平台切实享受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标信通APP从2022年1日1月上线,2023年,通过安顺交易中心注册标信通APP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企业共计24家,APP电子保函共计数量为13单,担保金额36.2万元。办理使用手机端“标证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企业共191家。

4.推动监管“一网协同”。一是按照《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信厅 省能源局 省交易中心关于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严格使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工作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2〕589号)要求,从2022年8月起进场交易工程建设交易项目实行统一赋码管理。目前进场交易工程建设项目528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赋码520个,交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赋码率达到98.48%。二是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系统进行改造,现已完成“在线发放中标通知书、在线签订合同、合同订立信息”功能开发,于8月15日上线运行,并与“全省一张网”网上交易大厅互联互通,实现中标通知书在线发放、合同在线签订。

(三)助力高质量发展工作在公共资源交易环节的落实。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规划项目交易服务保障工作。按照《安顺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分工落实方案》,对涉及中心为责任单位的内容,成立了工作专班,重点落实涉及纳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易项目保障工作,对需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中心做到主动协调听从安排并配合好相关工作。2023年,全市尚无“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发展相关项目入场。但中心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的内涵实质和精髓要义,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突破口,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着力夯实产业根基。结合实际工作,中心将入场的重大项目都做到主动承担,按照“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提高效率、优先保障”的服务原则,通过减手续、优服务、提效率等一系列举措,推动项目早进场、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全面提高招投标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

2.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强化交易信息公开,提高交易透明度。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指引》,通过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按要求依法、及时、准确公开各类交易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以此不断推进招标投标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目前我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5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涉及的相关信息均已全部进行公开。2023年主动公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及矿权交易等领域各类信息5468条,其中政府采购公开信息2862条,工程招投标信息2024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信息406条,产权交易信息公开信息176条。

3.推进“不见面交易”智慧服务。完善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过程全留痕”的无纸化交易,实现“全流程、全区域、全覆盖、全封闭”的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进一步加强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目前我市工程建设类、政府采购类交易项目全面实现开标评标“无纸化”,让投标企业以及评审专家在属地参与交易活动,大幅减少市场主体人力和制作成本。2023年,累计使用不见面开标大厅开标项目共计731个,为1472家企业提供在线投标服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91个,并与省内7家交易中心进行远程异地评标合作。2023年,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德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覆盖面。

4.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一是继续优化服务模式,服务流程,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便民、阳光、高效”的服务,在工作中不断优化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为项目建设单位及采购单位提供政策咨询、疑难解答等服务。大力畅通绿色通道,确保民生实事项目优先受理、迅速办理、高效办结。二是重新修改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在项目推进中同步补充容缺资料。2023年来共容缺办理入场项目14个,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

5.强化非现金投标保证金使用力度。一是与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完成对接以来,积极宣传推广该平台运用,在招标文件中100%注明保证金使用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参与招投标活动,实现保证金缴纳“多元化”缴纳,为投标企业纾困解难,减少企业投标成本和负担。二是积极推动“信用+”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运用。自2022年全市推广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创新推行投标信用承诺函以来,2023年在此基础上,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对非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投标保证金试行企业承诺函的通知》,将“信用+”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6. 按照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做好202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及发布工作的要求,对中心网站进行自查,中心业务网站按照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公开标准规范化清单内容完善政务公开工作,2023年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项目已按要求统一上线实现全省“一张网”全流程对接目标、互联互通、接入覆盖。除中心门户网站外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告公示,做到主动公开。其中包括:工作动态57条、时事要闻163条、通知公告15条、图片新闻39条、建设工程交易公告2120条、政府采购交易公告2976条、土地矿权交易公告943条、产权交易公告185条、共受理转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1件次,完成数1次,完成率100 %,退回数0次,时段内超期未完成数0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0

0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0

0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0

0

行政强制

0

0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0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0

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0

0

0

0

0

0

0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0

0

0

0

0

0

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省“一张网”建设推进不够平衡。按照全省“一张网”统一部署,我中心产权交易项目暂未实现从省交易大厅统一进入,产权交易项目暂未全流程电子化。

(二)数据上传质量有待提高。按照省中心数据上传要求,我中心还存在异常数据、错误数据和“应传必传”数据未上传等情况,数据上传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三)服务能力水平有待加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中心在高质量服务各方交易主体,为市场主体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上创新方法有待提高。

六、下一步改进措施

1.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继续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层级、信息系统、场所资源、专家资源,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深度共享。不断完善交易制度规则、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打造统一规范、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2.着力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以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和进场项目服务保障能力。坚持以市场主体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服务交易主体“零缺位”。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全面推广电子保函、信用承诺函、减免投标保证金等,为中小企业招投标提供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3.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全领域、全类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持续推进“不见面”开标,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加强信息公开,强化场内管理,不断优化交易环境,提升服务质效。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3年度我中心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4年1月3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