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安顺市人民政府网

2024年,安顺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以依法行政深化年为主抓手,以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四大工程”建设为主牵引,扬优势、补短板、创特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中,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作为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的地方,关岭自治县、镇宁自治县和普定县分别作为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和公共法律服务等专项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获通报表扬。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压紧压实责任措施,高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强化统筹谋划。印发《安顺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安顺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安顺市政府系统2024年依法行政深化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及任务清单,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法治建设工作作出批示3次,主持会议听取并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10余次。二是强化法治督察。推动法治督察纳入市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将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法治督察重点,由4名市级领导带队,对全市8个县(区)和28家市直单位开展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发现共性问题37个、个性问题67个,通过以督促改、以督促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责任压实、效果抓实。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出台《安顺市关于鼓励和支持全市在编在岗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意见》等文件,有效提高公职人员法治素养。

(二)健全完善依法行政体系,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一是推进重点领域立法。聚焦“两城三基地”建设,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合理编制2024年度立法计划,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0个,提请市人大出台《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开展《安顺市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条例(草案)》《安顺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调研。二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编制市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为市政府领导配备8名法律顾问,出台《安顺市行政机关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决策事项清单》,对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合同等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口,市、县(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168个议题经过合法性审查,确保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全面推动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持续深化落实“双筛查双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不当文件制定出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筛查文件474件,合法性审查93件,备案86件。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4次,市本级共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21件,修改4件。

(三)抓细抓实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倾斜,将市县两级收回的186名事业单位中的156名事业编制用于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推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出台《安顺市政府督查 行政执法监督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衔接制度(试行)》等文件,推动市、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与检察监督、纪检监察、法治督察等协助配合制度机制,梳理全市294家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事项清单并公示,完成全市4431名行政执法人员60学时以上轮训,从源头规范行政执法,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三是开展行政执法领域集中整治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全市共排查突出问题113个,完成整改113个,办成民生实事51件,“废改立”行政执法相关制度机制92个。

(四)着力强化监督制约,有效保障权力规范运行。一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认真研究办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5件、政协委员提案247件,承办率和办结率均为100%。积极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31件司法建议和410件检察建议及时得到整改落实,政府内部权力制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持续提升行政复议应诉监督效能。印发《安顺市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落脚点,有效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全市新收行政复议案件565件,同比增长125.43%,同比增长率位于全省前列;依法办结587件,案结事了率89.53%。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健全府院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全市行政机关败诉率10.64%,低于2023年度全省平均水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公开报告制度,健全网民留言和市长信箱办理机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3390条,公开市政府领导活动、重大建设项目信息等148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26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9件,办结率100%,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五)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大力营造可感可及法治环境。一是打造精准有效普法新平台。持续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将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列入市委深改会议题,推出《安晓法来了》等普法产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295户、“法律明白人”10677名,推动普法“最后一公里”成为普法“零距离”。全市28家单位及个人获通报表扬为国家级、省级“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先进单位及个人。二是推进法律服务平台有效覆盖。完成全市90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全市91个基层派出所配备法律顾问,有序推进平坝天台山公证处、镇宁公证处恢复执业,不断夯实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三是持续优化提升12345热线平台服务。出台《安顺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积极构建12345热线与各级政府督查机构协同联动机制,采取系统督办、现场督办等多种方式推进热线工单办理,强化督办跟踪问效。安顺市12345热线获评“协同高效典范”“为民惠企服务卓越典范”和“服务群众优秀单位”等称号。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基层法治建设薄弱情况尚未完全扭转、行政执法规范化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持续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实。一是持续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认真谋划开展依法行政增效年活动,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强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考核评价和督察督办,确保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覆盖、无缝隙。三是全面深化立法、执法、守法、普法等法治领域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高质量建设法治政府,围绕更好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法治化水平,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3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