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2024年来,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安顺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安顺市政府系统2024年依法行政深化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提高依法服务水平,规范交易行为,积极营造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现将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履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加强工作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中心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听取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拟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细化工作任务,确定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完善普法制度,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中心年度规划。依据2024年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制定《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及普法责任清单,确保中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3.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普法工作顺利进行。中心将普法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普法工作所需经费得到充分保障,为普法工作提供坚实支持。
(二)强化理论学习,增强法治素养。
1.及时跟进学。通过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小组以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多元化平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其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和重大意义,持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学习和应用能力。2024年,紧紧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等重要文献,共组织开展了15次学习活动。同时,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题,进行研讨发言1次。
2.围绕主题学。针对“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制定了《2024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保密宣传教育月集中学习方案》。2024年4月15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学习,同时学习了《派生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办法》与《这七种心理,最容易导致微信泄密》等重要内容。此外,我们还集中观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宣传片《护你安澜》,以及国家保密局发布的宣传教育片《把好手机“保密关”》与《保密,其实就在你我身边》,旨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的实效性。9月24日,组织开展“法治宣传集中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
3.结合业务学。按照《安顺市贯彻落实<推进清廉贵州建设年行动计划(2024)>的实施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招标投标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9月27日,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安顺市发展改革委,邀请了住建、交通、水务、自然资源等10余家行业监管部门及20余家市场主体开展工程招标投标领域警示教育活动,并从法律层面对招投标工作进行了详细解析,有效提升了中心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聘请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审核把关。一是在重大行政决策出台、涉诉事项处理、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中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积极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对我单位草拟的《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张网运维服务”采购项目合同》《技术服务合作协议》进行审查,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6份,进一步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范了我中心依法行政工作。
(四)依法依规,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优化。
1.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运行。按照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一是推动数据“一网汇聚”。升级打造数字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工程建设类、政府采购类项目“交易信息发布--交易开标--交易评标--交易定标”等交易环节全流程数字化体系。二是推动交易“一网通办”。应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推动我市交易项目“一个平台交易、一张网络公开、一个标准服务”,交易项目从公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保证金交退、候选人公示等环节100%电子化。三是推动服务“一网集成”。完善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设,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持续推进省内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现省内外评标专家资源的共享,有效降低评标成本,提升评标效率。2024年已成功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共计118个。严格按照《贵州省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单项合同估算价3000万及以上交易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服务保障工作。2024年共有45个3000万元及以上的交易项目采用了远程异地评标方式完成。四是推动监管“一网协同”。按照《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信厅 省能源局 省交易中心关于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严格使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工作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2〕589号)要求,进场交易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赋码管理。截至目前完成进场交易工程建设项目461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赋码450个,交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赋码率达到97.61%。
2.强化非现金保证金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应用。
一是在招标文件中100%注明保证金使用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参与招投标活动,实现保证金“多元化”缴纳,为投标企业纾困解难,减少企业投标成本和负担。二是2024年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参与我市交易活动的735家(次)投标人提供电子保函(保险)服务6320.26万元。三是积极推动“信用+”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运用。中心积极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交易项目推行“信用+承诺”模式,进一步释放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红利。截至目前共有1214 家(次)投标企业使用信用承诺函代替投标保证金参与投标,累计为投标企业减轻资金占用5577.96万元。四是按要求2024年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综合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工作。平台上线以来,已为212家(次)投标单位提供电子保函(保险)业务,为企业释放资金占用压力2418万元。
3.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中心现有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进行了完善,并制定了《中标候选人公示、交易结果公示信息审查和发布制度》等一系列内部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
(五)组织召开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
根据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的工作规划,省级层面已成功构建了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平台。在2024年初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会议中,正式确立了各市(州)的行业监管部门需登录该平台,以实现对交易项目进行有效监管的明确。为进一步推进工作,中心于2024年9月11日组织召开了年度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与相关的成员单位深入探讨了省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平台的整合方案。会议最终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市所有行业监管部门将统一采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平台,对项目进行统一的监管。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增强第一责任人责任担当,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实施。坚决执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交易平台法治化水平”作为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及时研究并妥善解决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视为首要政治使命。深入学习并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贵州省招标投标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按照“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原则,推进“交易进场无门槛、交易全程免跑腿、交易过程零收费”,努力降低投标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成本,确保“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到100%。
(四)全面深化信息公开,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我们坚持将交易信息公开视为公共资源配置的生命线,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实现交易信息全流程公开和信息资源共享。我们不断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了一个公开、透明、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联系人:叶林娜;联系电话:33687521)
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4年10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